中文简体 | English

新闻中心

更多

陈康

亚里士多德的Dynamis概念

日期:2019年07月08日 23:35   浏览次数:    作者:陈康    编辑:谢文郁

亚里士多德的Dynamis概念

陈康


【摘要】本文清理出了亚里士多德Dynamis概念的三种基本内涵,即能力、可能和潜能,并结合亚里士多德的多个文本对它的每一种内涵做了详尽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本文又从发生学的研究方法出发,根据亚里士多德对能力、可能和潜能这三种内涵界定的具体内容,确立了在《形而上学》D12、《分析前篇》I 13、《形而上学》Q1-9和《解释篇》这四个关键文本之间的著作次序,表明《形而上学》D12是最早的,《分析前篇》I 13次之,《形而上学》Q1-9又次之,《解释篇》最晚。同时,本文主张,Dynamis的“潜能”的内涵是从“可能”的内涵中发展而来的。

【关键词】能力,可能,潜能,是态,准是态,非是态



凡是读过一本西洋哲学史的书的人,谁都知道,亚里士多德的玄学由四个基本概念:eidos,hyle,energeia,dynamis构成;然而关于它们中间每个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线索也许谁都还未曾知道注意。这绝非偶然的现象,它有千百年的历史(此处从略)。在本篇里我们即做这样一个尚未为人注意,然而迟早人必须注意到的工作:研究dynamis概念产生和发展的线索。


  1. Dynamis一字的不同意义

     

     

Dynamis或其文法上的变形字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里有许多不同的意义。关于亚里士多德研究完成了不可磨灭工作的学者Hermann Bonitz以为除去了借用(kata metaphoran)于数学上的意义以外,还有两大类不同的意义:potentia和possibilitas(Bonitz, p. 206a32-208a37)。以后的人多默守Bonitz的成说,不加变更。然而智者千虑,终有一失;Bonitz的分析在这里还不够仔细。证据不待它求,即在他自己所搜集的词句里已可见出possibilitas项下实际上包含两种必须再加分辨的意义。至于这两种意义何以不容混淆,等待我们在以下将它们分辨清楚了以后,即显然可见。因此dynamis或其文法上的变形字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除去了假借以外)共有三大类意义。我们若从不同的篇章里征引词句,以证明此说,终嫌其零碎偶然;却巧在《物理学以后诸篇》中有一论证,那三种不同的意义皆包含其中。现在且抄录如下,以作我们研究的出发点:


(Q8, 1050b8) πᾶσα δύναμις ἅμα τῆς (9) ἀντιφάσεώς ἐστιν· τὸ μὲν γὰρ μὴ δυνατὸν ὑπάρχειν οὐκ (10) ἂν ὑπάρξειεν οὐθενί· τὸ δυνατὸν δὲ πᾶν ἐνδέχεται μὴ ἐνερ- (11) γεῖν. τὸ ἄρα δυνατὸν εἶναι ἐνδέχεται καὶ εἶναι καὶ μὴ (12) εἶναι· τὸ αὐτὸ ἄρα δυνατὸν καὶ εἶναι καὶ μὴ εἶναι. τὸ (13) δὲ δυνατὸν μὴ εἶναιἐνδέχεται μὴ εἶναι· τὸ δὲ ἐνδεχόμε- (14) νον μὴ εἶναι φθαρτόν, … (15) … (16) … οὐθὲν ἄρα τῶν ἀφθάρτων ἁπλῶς (17) δυνάμει ἔστιν ἁπλῶς· … (18) … )· ἐνεργείᾳ ἂρα πάντα· …


我们且避免解释这一论证的内容,以防不自觉的渗入主观的曲解;然而单纯的客观比较已足以明示我们dynamis或其文法上的变形字在这论证里用为三种不同的意义。在第八行里dynamis用为第一义,即其基本意义:“能”或“力”[1]。(我们从以下为了简便起见,且合称“能力”。[2])第九行和第十行中的dynaton(和dynamis同字根的形容词)用作“有能力”解。[3]同一字用于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行中的作“可能”解。[4]第十七行中的dynamei(dynamis的第三格,用作疏状词)和第十八行中的energeiai(“现实”)对立,用作“潜能”解。[5]

这样,dynamis(或其文法上的变形字)在这一论证里用于三种不同的意义;而且它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除去假借以外)也只有这三种意义:“能力”,“可能”和“潜能”。也许在另一种文字里这三种意义并不像在原文里那样密切接近。正因为它们在原文里密切接近,所以它们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里,才能自然的从第一意义里滋生出来。正因为它们能自然的滋生,所以以上抄录的那个论证,若用另一种文字翻译了出来而且将每一个意义严格的分开,它就难免不失去原有的力量,至少变为很不自然。

以下我们依次就着这三种不同的意义研究dynamis概念,[6]希望由此寻出其中作为“潜能”解的一方面是如何发展的。


2.“能力”


在所谓“哲学辞典”里亚里士多德特别写了一章(《物理学以后诸篇》第四卷*第十二章),以揭示dynamis、dynaton以及和它们相反的字的意义。根据那一章dynamis的原义或基本意义乃是“能”、“力”。从积极方面讲dynamis乃是运动或变动的原理。运动或变动的原理和运动或变动自身分别的存在于两个不同的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两个不同的方面里。[7]第一种情形例如建筑的技术。建筑的技术是一种力,它存在于建筑师的心里;由它所引起的变动存在于建筑的材料里。第二种情形例如医生自己治疗;这里同一个人既是病人,又是医生。医疗学术是一种力,但它存在于这人是医生的一方面里;由这力所引起的变动(恢复健康)却存在于这人的另一方面里,即这人是病人的一方面里(Ibid. 1019a16-18)。

作如是解的dynamis不只有积极的一方面,它也有消极的一方面。在消极方面它是受动的原理(Ibid. 1019a18-20)。它的这一个意义,若用中文讲起来,如其说是“力”,倒不如称为“能”更适当些。因此dynamis的原义乃是“能力”,即变动或受动的原理,在两个不同的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两个不同的方面里。

dynaton是由dynamis产生出来的形容词,它所有的意义也就符合于dynamis所有的意义。[8]

《物理学以后诸篇》第八卷第一章也讨论关于作如是解的dynamis。但那里所讲的和在同书第四卷第十二章里所讲的毫无足以称道的变动。[9]

然而同书第四卷第十二章只普遍的解说能力,但在第八卷第二章里亚里士多德将能力类别为二:一是无理性的,一是理性的。前一种能力生物和无生物皆有,后一种只有生物才有,严格的讲起来只有人才有,因为它寄存于心灵中的理性部分里。这一种能力包括一切创造性的学术(Q2, 1046a36-b4;5, 1048a2-5)。

这两种不同的能力又有以下的分别:即理性的能力有两个相反的实施方向,无理性的只有一个固定的。譬如热力只能温暖;但是医疗学正如可以制造健康,也可以制造疾病。因为学术是一种叙述,它同时在不同的样式里表示一件事物的正反两方面(metaph.1046b4-10)。

因为情形是如此,所以这两种能力在实际动作的条件上也有所差别。当能引起活动的和能受动的接近时,无理性的能力立即动作。但理性能力的动作却不是这样简单。因为它可使用于相反的两方面,如若它的动作只以空间距离为条件,岂不当那可以受动的接近能动的时,同时既要产生出两个相反的动作?但那是不可能的。(Ibid. 5, 1048a5-10)医生可由医疗的技术制造健康,也可以制造疾病;但是究竟制造前一个还是后一个,则须其它的事物来决定,譬如欲望或意志的决断(metaph.1048a10-11)。因此理性的能力并不必然的向两个方向中任何一个动作;它可以向这一方面,也可以不向这一方面。

Dynamis作“能力”解不始于亚里士多德;“能力”乃是这字在希腊文里的原义。这个意义不但见于柏拉图的著作中,而且还见于更古的诗人著作里,甚至荷马的著作里(参看Liddell and Scott,Dynamis条)。至于以学术为一种能力,柏拉图在这方面已经为亚里士多德预备下了基础。[10]然而就着dynamis从古以来即有的意义发展为一个明确的概念,且用定义的方式来表达出来(D12, 1020a4-6),更进而将这定义的对象分类,复辨别各类之间的差异,以及明白指出各类能力实际动作的不同条件:这些一切乃是亚里士多德的贡献。Dynamis一字的原义在他的思想里这样发展成为一个概念——能力概念——获得了丰富的内容。它只不过是亚里士多德的整个的dynamis概念的一方面而已。


3.可能


在《物理学以后诸篇》第四卷第十二章里亚里士多德分别不作“能力”解的dynata和由dynamis一字的原义所变化出来的形容词dynata。在前者里他主要的指论理的可能的。[11]他用三种(或四种)不同的方式来描述那论理的可能的:(1)甲是可能的,如若它的相反的不是必然不真的(或(1a)凡非必然不真的),(2)凡是真的,(3)凡是容许是真的。[12]至于不可能的呢,他解说如下:甲是不可能的,如若它的相反的必然是真的(metaph.1019b23-27)。

在《分析前篇》里亚里士多德分别判断的三种状态:可能、现实和必然(anal. pr.I 2, 25a1-2)。但是他的标准名词用以表示可能状态的不是dynaton,乃是endechesthai(无定动词)和endechomenon(分词)(比较anal. pr.I 13, 32a18-20);而且同样字用作此义,并不只限于他的关于论理学的著作里,却也见于它处(例如phys.VII 1, 243a1)。这样,相当于中世纪论理学里的modus possibilitatis的在亚里士多德的论理学里不是dynaton,乃是endechesthai和endechomenon(且译为“容许”),后两个,不是前一个,乃是中世纪以来的论理学中所谓possibility(及其相当字)的远祖。这诚然是一件我们不应当忽视的史事;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否认dynaton(或其文法上的变形字)有作(论理的)“可能”解的意义,譬如上一节里所引的即作此解。其实,endechesthai(及其文法上的变形字)也不只一个意义(anal. pr.I 3, 25a37-37; 13, 32b4-13)。其中用以表示判断中可能状态的和作“可能”解的dynaton事实上意义相同(参看Bonitz,Index249a50-54),它们之间的差别仅在观点的不同。在中世纪以来的论理学里人讲:

“甲可能是乙”;

但是用亚里士多德的方式讲来,乃是:

“容许乙属于甲”。

这乃是说:在乙的本性里没有什么阻碍它属于甲。这句话的意义事实上即等于“乙可能属于甲”。因此“容许”和“可能”只是观点上的不同,一从这一方面讲,一从另一方面讲。因此它们(“容许”和“可能”)中间的一个可用来解释另一个(例如metaph.Q8, 1050b9-13),一个可由另一个去推论(例如de interp. 13, 22a15),它们可以被更迭着使用(例如de interp.13, 22a (circa) 17-23),甚至被用为异文同诂的字(参看Bonitz,Index249a50-54)。它们之间密切关系着以及彼此的差异亦即在此;另求解释,势必是徒劳无功。

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前篇》里给endechesthai和endechomenon下这样的定义:所谓“容许”乃是那并非必然的,然而由于它的设置却无不可能的随着产生。(anal. pr. I 13, 32a18-20)这样,他以推论中的无矛盾来解释论理的可能。这样性质的解释乃由于《分析前篇》的研究范围所规定;[13]至于这个解释和《物理学以后诸篇》第四卷第十二章中所讲的关系,我们留待以后讨论(本篇第五节)。

在下了这个定义以后,他随着提出他的可能概念里另一个重要点来。他说:一个可能判断是可以换质的,而且如此变换:即

“这可能是”

变为:

“这可能不是”。(anal. pr. I 13, 32a (circa) 29-36.比较de interp.12, 21b35)

对于这两个句子的浮表观察也许会引起我们的误会;然而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换质有一个复杂的思想做它的背景,不能任人轻率评价的。他的意思乃是:一个可能判断在它的两个相反形式里同时对一同一事件有效,或者这样讲:可能是和可能不是在同一事件上互相随从(akolouthein allēlois)。(de interp. 12, 21b35)他在论理学里所讲的可能和近代论理学家中有些人所讲的不同。他们认为可能判断中的可能性乃表示判断者思想中的不确定;而他则认为所谓可能乃表示判断对象里的容许性。这样,他所谓的可能,不是主观方面的,乃是客观方面的。因此他在《分析前篇》里将可能判断的换质引回到实际的可能(Realmöglichkeit)上去。他在那里所用的论证建筑在不必然的本性(wessen des nichtnotwendigen)上:可能的是不必然的;不必然的是可能不是的。[14]因此在同一事物上可能是和可能不是相偕着同时呈现。可能判断的换质亦即以此为根据。在另一篇关于论理学的著作里亚里士多德复将可能判断的换质或可能是和可能不是的互相随从引回到另一事件上去:即一个能力并不永远动作(de interp. 12, 21b (circa) 12-16)。因为一个能力并不永远动作,即是它可能动作,可能不动作。(“能力”和“可能”是两个不同的意义,然而“可能”一义是怎样的容易从“能力”里滋生出来,这里我们见到一例。)

亚里士多德的换质说里隐藏了一个困难。因为如若可能是和可能不是互相随从,岂不从必然是里会推演出可能不是来?(比较de interp.13, 22b (circa) 33-35)因为凡是必然是的亦皆可能是,如若可能是的也就可能不是,岂非凡是必然是的也就可能不是?亚里士多德欲利用理性的能力和无理性的能力之间的分别来解除这一困难(de interp. 13, 22b (circa) 35-23a (circa) 7);但事实上,未能成功。

Dynamis一字作“可能”解,在亚里士多德以前亦已如此。(参看Liddell and Scott, Dynatos条)然而从这个意义发展为一个复杂的可能概念,这乃是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里完成的。这个概念的内容包含:论理的相反的可能,和它们的以实际的相反可能为基础,以及实际的相反可能由于一个能力的不永远动作。这个可能概念虽已复杂,但它仍然不过只是一个部分的概念,只是整个的dynamis概念的一方面。


4.“潜能”


以上所讨论的dynamis概念中的两方面:“能力”和“可能”,虽然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中已经重要,——而且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那个概念中的第三方面,即“潜能”一方面。它是构成亚里士多德的玄学的基础之一。然而这是一件极值得为人所注意,但事实上人还未注意到的事实,即是在《物理学以后诸篇》第四卷第十二章中亚里士多德毫未提及dynamis(或其文法上变形字)的这一方面,虽然那章的目的在陈述它的许多不同意义,正和所谓“哲学辞典”的任何其他一章以解释一字的歧义为目的相同。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所谓“潜能”乃指一种特殊的存有状态;和这种状态对立的另一种状态他叫它为“现实”(metaph.Q6, 1048b30-32)。然而潜能和现实不即是是态(modi entis)。这里又是一件研究西洋哲学史的人所必须分辩得清清楚楚的史事,即中世纪以来的万有论所分别的是态诚然以亚里士多德的现实和潜能为始祖,然而现实和潜能并非纯粹的是态。仅从外表上观察,我们已可见出它们的不同,因为是态有三种(possibilitas, realitas, necessitas),而亚里士多德所分别的存有状态只有两种。然而它们之间的基本分别却还在以下一点里:即潜能(以及和它对立的另一种存有状态,现实)概念里包含几个成份,那是纯粹是态概念里所无的。因此,我们为了以下叙述的方便起见,我们分别的叫dynamis(或其文法上的变形字)的“潜能”意义为准是态意义(quasi-modal sense),它的以上两个意义为非是态的意义(non-modal sense)。潜能概念里所包含的几个使其有别于纯粹是态的成份亦即是这个概念里的特点。从下面的叙述里我们将见出这些特点的内容来。

除去现实和潜能以外,亚里士多德的玄学的其它两个基础乃是相(eidos)和质料。质料是负荷潜能的。一个物件潜能的是某某,它之所以如此乃由于它的质料。质料追求相(phys. I 9, 192a16-25)。相的内容质料已潜有(比较metaph.Z 9, 1034a34-b1)。质料的目的在实现这潜有的内容,在发展成为一件现实如此如此的事物。所以作为“潜能”解的dynamis概念中所有特点之一即是目的性(metaph.Q8, 1050a7-10, 15-16)。质料的目的在发展潜能,因此潜能即是发展历程的基础。这是那个概念里的特点之二。发展潜能或实现潜能:这个工作,依照亚里士多德的意思,只可由另一个已经实现了的去完成。[15]这就是说:质料不能使其自身活动。[16]它是dynamei(潜能的),但无dynamis(积极的能力);它是无能的。这样,那个概念中的第三个特点乃是缺乏主动力。以上三点皆非一个纯粹是态的概念——可能概念——中所有;因此潜能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虽然表示一种存有的状态,然而却还不是一种纯粹的是态。

Dynamis(或其文法上的变形字)作“潜能”解,始于亚里士多德;至于潜能概念——它的特点我们以上已分析出来——则纯粹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产品。然而它只不过是他的整个的dynamis概念所有三个方面之一。那个整个的概念包括能力、可能、潜能三个部分的概念。它的内容是如何复杂,从我们以上分析那三个部分的概念已显然可见。至于这个复杂的概念如何产生,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潜能概念,如何发展,乃是本篇以下两段所要研究的。因为只有将概念的内容分析清楚了以后,我们方可研究它的历史。


5.几个重要篇章的著作先后问题


在以上的分析里我们的材料多取自亚里士多德著作中以下的篇章:

De interp.12, 13;

Anal. pr.I 13;

Metaphy.D12(第四卷第十二章);

Metaphy.Q1-9(第八卷第一至第九章)。

它们也就是关于亚里士多德的dynamis概念的几个重要的篇章。为了完成我们这里未完的工作,确定这些篇章的著作先后乃是必须的预备工作。

让我们首先确定D12和Q1-9的著作先后,因为这点对于我们当前的研究最重要。如若我们比较它们里面关于能力的思想,我们将见到以下的事实,即D12著作在前,和Q1-9著作在后。证据如下:亚里士多德在D12里诚然已认学术为一种能力;[17]将生物和无生物作为能力的具有者对立起来;[18]在确定能力时,又顾到意志的决断(1019a23-26)——凡此皆和BookQ里所讲的相同,然而他在那一章里还不知道将无理性的能力和理性的能力分开;更不知认生物(实际上仅指人)为这一种能力的专有者;也未能认识理性的能力有两个相反的实施方向,以及意志的决断乃是理性的能力实际动作的条件。但是这后四点皆是他在BookQ里所讲的。因此这一事实明白的告诉我们D12著作在前,Q1-9著作在后。

如若有人怀疑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请他注意一件无可置辩的事实:亚里士多德自己在BookQ里回指D12。(1, 1046a4-6)这个回指证明我们的结论绝对无误。

至于D12和Anal. pr.I 13之间著作先后问题,我们根据以下的情形解答:在D12里亚里士多德用真和不真去解释可能和不可能,但在BookQ里他将不真和不可能明白的分别开来;(4, 1047b12-14)可能只以“无有不可能的”解释,但不借用“无有不真的”去解释。(4, 1047b10-11)我们已证明D12在Q1-9以前著成;这样,以真和不真解释可能和不可能在前,分别不真和不可能在后。在Anal. pr. I 13里情形同于BookQ里的情形;在那里他并不用“却无不真的随着产生”,乃用“却无不可能的随着产生”来下endechomenon(与作“可能”解的dynaton同义,比较以上3段第二节)的定义(I 13, 32a18-20)。这样,那在D12里还混淆不清的,在Anal. pr. I 13里,和在BookQ里一样,亚里士多德已能分辨得清楚了。因此,以这一件事实为根据,如若D12在BookQ以前著成,它也在Anal. pr. I 13以前著成。

De interp.12, 13在BookQ以后著成。以下的事实使我们下这个结论:在Q2里亚里士多德详细的分别理性的和无理性的能力,但在de interp.里,相反的,他直接论说理性的能力和无理性的能力,就像这两种能力已经被分辨开来了一样。这样,他在那里预先假设了这样一个分辨;但是这个分辨却见于Q2里(比较metaph. 1046a36ff.,和de interp.22b (circa) 37-23a (circa) 7)。

由此D12和de interp.之间的著作先后关系也就决定了。因为以上已经证明D12在Q1-9以前著成。这样,D12也在de interp.以前著成。

最后,Anal. pr. I 13和Q1-9以及Anal. pr. I 13和de interp.的著作先后问题如何?因为这两个问题的解答不直接的影响我们下一段中的研究,我们关于这两个问题不妨采取亚里士多德学者间流行的意见,不必自去考订。这个意见即是:Anal. pr.在亚里士多德的早年著成,Q1-9则属于他的著作较后的一时期里。因此anal. pr.I 13也成于de interp.之前,因为de interp,如我们从以上所确定的,是成于Q1-9以后的。

这样,以上几个篇章的著作次序我们可以排列如下:

metaph.D12——Anal. pr. I 13——metaph.Q1-9——de interp.。


6.潜能概念的后起和它的发展


由于确定了D12和Q1-9的著作先后关系,其它一件重要的事实也就毫无疑义的确定了。这就是:dynamis概念的准是态的一方面比较它的非是态的一方面产生迟。在Q1-9里dynamis的准是态的一方面乃是讨论的主题,它的非是态的一方面,尤其是作为“能力”解的一方面,只不过是为了完备起见附带着讨论的(比较Q1, 1045b35-1046a1, b35-36, cf.D12, 1020a4-6)。但是在D12里亚里士多德从未提到后来在Q1-9里成为讨论主题的那一方面。这个事实除去一个解释以外,不容许任何其它的解释。那唯一的解释即是:当亚里士多德撰述那一章时,dynamis(或它的文法上的变形字)在他的思想里还未有那个准是态的意义,他更还未有潜能概念,否则他毫无理由将这个意义丢开不讲;他尤其不能如此,因为他撰述那一章的目的即在讲明dynamis(或其文法上的变形字)共有许多不同的意义。

这样,dynamis的准是态的意义不见于D12中,然而它的非是态的意义却皆在那里讨论到;而且能力概念和可能概念在那一章里内容已相当充分了,虽然它们还未发展完全(比较以上2段第一和第二两节以及3段第一节)。因此在dynamis(或其文法上的变形字)的三个不同的意义里,“潜能”一义产生最晚,在整个的dynamis概念里,潜能概念也在其它两个概念之后产生。

Dynamis(或其文法上的变形字)在亚里士多德以前已有“能力”和“可能”两个意义。他的能力概念和可能概念自然也就是从那两个已有的意义里发生出来。能力概念和可能概念产生了以后的发展,主要的也就是由D12里所讲到的到Q1-9以及deinterp. 12, 13里所讲的的变动。在整个的dynamis概念里的三个部分的概念之中,最重要的还不是能力概念或可能概念,乃是潜能概念。它是产生于能力概念还是产生于可能概念?产生了以后如何发展?这些乃是我们应当仔细研究的问题。

我们先研究第二个问题,并且从以下的事实出发。潜能概念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里也曾经过一定的发展。他起初认为潜能有两个相反的方向,随后乃认它只有一个固定的方向。在《物理学以后诸篇》第十一卷前五章论可能的本质里,潜能还是被认为有两个相反的方向的;(2, 1069b14; 4, 1070b11-13; 5, 1071a10-11)但同书第六、第七两卷只讲有一个固定方向的潜能了(例如Z 9, 1034a34; 13, 1039a5-6; 16, 1040b14; H 1, 1042a27-28; 6, 1045a30-32)。在同书第八卷里亚里士多德仔细确定潜能的条件,结果使有两个方向的潜能成为完全不可能(见Q8内)。《物理学以后诸篇》各卷编置的次序不即是它们著作先后的次序。以上所举的四卷,它们著作的先后次序如下:第十一卷(其中第八章除外)最先,第六、第七两卷较后,第八卷最后(比较W. Jaeger,Aristoteles, 229ff.)。因此潜能概念是由有两个相反方向的潜能发展为只有一个固定方向的潜能。这个变动的原因,明白可见。但因为叙述这个变动牵涉太多,我们在这里只有从略了。[19]这样,我们现在所得的结果如下:潜能概念有初期和后期之分。在初期里潜能被认为有两个相反的方向,在后期里它被认为只有一个固定方向了。

这样,以上第一个问题,因为第二个问题得到了解答,变换了它的形式。它不再是:潜能概念由能力概念还是由可能概念产生出来?乃是:初期的潜能概念产生于它们中间的那一个?

潜能概念不从能力概念产生。亚里士多德诚然主张能力——理性的能力,有两个相反的实施方向。因此从表面上看起来,仿佛从理性能力的概念发生出初期的潜能概念来,因为在初期里潜能也被认为有两个相反方向的。然而这却不是事实。因为理性的能力有两个相反的实施方向一说不见于著作较早的D12里,乃见于著作较迟的bookQ以及更迟的de interp.里。另一方面,初期的潜能概念已见于《物理学以后诸篇》第十一卷(以及更早的《物理学》第一卷)里了。这就是说:它出现于同书第八卷(即BookQ)尚未著作以前。因此潜能概念不能是从能力概念产生出来的。

潜能概念既不产生于能力概念,那么它乃产生于可能概念了。因为否则它从何产生呢,既然dynamis(或其文法上的变形字)除去假借以外只有这两方面?(如若它从它处产生,和“能力”以及“可能”两个意义完全无关,那末亚里士多德何以仍用dynamis或其文法上的变形字来表示它呢?这乃是一个不可解答的问题。从这不可解答一点上已足以证明其毫无符合事实的可能了。)因此我们只有采取以上的解答。这个结论我们也不仅依赖推论方面的剩余法始可达到,因为此外还有事实指示我们在同一方向里寻求以上问题的解答。

初期的潜能概念所以必不出于能力概念,因为理性能力有两个相反的实施方向一说比较晚出,然而可能判断的换质说以及可能是和可能不是互相随从的思想早见于《分析前篇》里了。它们很容易发展为初期潜能概念。虽然我们缺乏材料不能直接的证明这件事实,然而却有材料明示我们这个发展的关键。这个关键乃是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概念。因为质料一方面是可能是和可能不是的基础,(gen. et corr. II 9, 335a32-33)另一方面又是潜能的负荷者,且从它的发现时起,以及在《物理学以后诸篇》第十一卷里皆被认为有两个相反方向的潜能。[20]

以上所得的结果扼要总述如下:构成亚里士多德的玄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之一——潜能概念,乃是他的整个的dynamis概念的一方面。这个整个的概念包含三方面或三个部分的概念,即能力、可能和潜能。Dynamis(或其文法上的变形字)在亚里士多德以前即有“能力”和“可能”两个意义。从这两个意义里分别的产生出亚里士多德的能力概念和可能概念来。可能是和可能不是,依照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相偕着在同一事物上呈现。从这样一个可能概念,以他的质料概念为关键,产生出潜能概念来。在潜能概念的初期里潜能被认为有两个相反的方面;后来由于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其它部分里面的变动,它乃发展到后期。在这后期里潜能被认为只有一个固定的方面了。这乃是亚里士多德dynamis概念产生和发展的情形。这也是至少从Alexander Aphrodisiensis以来将近二千年从未有人尝试的研究。这样的工作也许是零碎狭隘,然而它真不值得做么?让我们为大于细吧!






2017年第十一期的《哲学研究》


参考文献

Hermann Bonitz,Index aristotelicus(Aristotelis opera edidit Academia Regia Bolussica, volumeguintum), Berlin, Georgium Reimerum, 1870.

Henry George Liddell and Robert Scott,Greek-English Lexic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 Jaeger,Aristoteles: Grundlegung einer Geschichte seiner Entwicklung, Berlin: Weidmann, 1923.


本文为陈康先生未发表手稿,写作于1947年,由聂敏里据洪汉鼎先生所藏手稿整理而出,仅在正文与脚注的格式、体例上做了适当调整,以适合发表。

[1]参看metaph.Q8, 1050b30-34。亚里士多德在那里回指这里的一行。至于那里所讲的dynameis meta logon和dynameis alogoi,乃指能力。比较同书同卷2, 1046a36-b4。

[2]这诚然不免是一种混淆,然而它不足引起不良的结果。因为这个意义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最不重要;他在就着“潜能”意义研究dynamis时,将它看为不重要的一点(同书同卷1, 1045b35-1046a1)。

[3]第十行比较同书L6, 1071b13-14。

[4]第十一、十二和十三行中的dynaton无疑的只有同一个意义,因为这三行中的论证是密切联贯着的。第十二行中的dynaton作“可能”解,比较de interp. 12, 21b (circa.) 36。第十三行中的用为同一意义,参考Bonitz,Index249a53。至于endechesthai乃表示论理的可能,参看本篇3段第二节。至于第十一行中的也作“可能”解,可从同书同卷第四章见出。因为所须要的叙述比较专门些,此处从略了。

[5]亚里士多德在metaph.Q8里的目的乃是证明proteron energeia dynameōs(1049b5)——“现实先于潜能”。以上所引的一个论证即是他用以证明:现实是“在更严格的意义里”(kyriōterōs 1050b6)先于潜能。因此第十七行中的dynamei和第十八行中的energeiai对比乃作“潜能”解。

[6]以上三种意义乃是dynamis一字或其文法上的变形字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除去假借以外所有的一切意义。以它们的共同字根(dyna-)为中心在他的思想里所产生的概念,我们在本篇里为了行文便利起见叫它为dynamis概念。所以这一个名词在本篇里并不用以单指狭义的dynamis(以别与dynasthai、dynaton等等)概念。

*指柏林普鲁士学院版《亚里士多德全集》中《形而上学》第四卷,对应于现在通行的《亚里士多德全集》中《形而上学》第五卷。柏林普鲁士学院版《亚里士多德全集》由于将《形而上学》第二卷亦即所谓“小阿尔法卷”(A ΕΛΑΤΤΟΝ)算作第一卷的一个附卷,因此就导致了其《形而上学》在“小阿尔法卷”之后各卷的卷数较现在通行的《亚里士多德全集》中《形而上学》各卷的卷数普遍要小一个数字,如这里的第四卷对应于第五卷。下面凡涉及《形而上学》的卷数处都有这一问题,不再一一注明。

[7]metaph.D12, 1020a4-6,参考1019a15-16,在metaph.Q1, 1045b35-36里作“能力”解的dynamis被称为ē legetai … malista kyriōs。

[8]metaph.1019a32-b15. ——adynamis乃是dynamis的否定字,因此作为“能力”解的dynamis有几方面,adynamis的意义也就有几方面(metaph.1019b15-21)。

[9]两章所有的无关宏旨的差异乃存在于1019a23-24和1046a16-17之间。它大概不是一个有意的变动,乃是不仔细的复述(关于两章著作先后问题,参看本篇5段第二、第三两节)。

[10]比较柏拉图的ē tou dialegesthai dynamis(resp. VI 511B et al.)。

[11]metaph.1019b34-1020a2。tauta同时指1019b27-33以及1019b33-34中所讲的dynata。

[12]metaph.1019b27-33.在重复叙述时,亚里士多德以(1a)代替了原来的(1)。

[13]它研究推论。因此亚里士多德在那里从推论的观点去下“容许”——即指可能判断中的可能——的定义。

[14]anal. pr.I. 13, 32a (circa) 32-40.人若从metaph.D5, 1015a34-35去看这个推论,它的定义极其显明。在那里亚里士多德以“不容许另样”解释“必然”。因此“不必然”即同于“容许另样”,亦即“可能不”是如此。

[15]metaph.Z 9, 1034b17-18;Q8, 1049b24-27.消极方面比较de an. II 5, 417a7-9。

[16]metaph. Λ6, 1071b21-31;gen. et corr.II 9, 335b30-31,即在metaph.Z 9, 1034a11ff.亚里士多德也只承认某种质料可以发动某种动作,并非任何质料可以发动任何动作;而且某种质料之所以能如此,乃因为它自身经过相的塑造。因此即在某种质料里Initiation仍旧从相一方面产生。matter as such不能发动任何动作。

[17]譬如建筑术和医疗的学术(1019a15-18)。

[18]1019b13-15. kai在此处的意义乃是:不仅在生物中,“也”在无生物中。

[19]这个原因扼要讲来,乃是:在phys. I和metaph.Λ里所主张的三个constitutive principle在metaph. Z里减为两个了。

[20]比较metaph. Λ 2, 1069b15-16,至于metaballon即指质料,参看ibid. 1069b3-7。

版权内容: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电话:0531-88377150 传真:0531-88377150